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习惯培养
新闻详情
学习习惯培养情况总结(13-14学年第一学期)
作者:小站六小
发布日期: 2014-01-03

小站第六小学学习习惯培养情况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学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组织指导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不断强化习惯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全面、有序的工作,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增强兴趣,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良好10条标准。使全体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内容及方法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利用周二下午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供教师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我校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不良习惯并分析成因。

上学期我们曾对三、四年级的80名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有时,我到了课堂上或坐下来学习时,才发现没带所需的课本、铅笔等学习用品。”答“是”的学生占30%,这表明许多中、高年级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低年级学生中,这种情况肯定更普遍。”低年级一位教师这样说。针对这个不良习惯,校开出的“药方”是: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收拾文具,并提醒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通过培养这一现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在预习上,学校的调查题目是:“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我会做好新课的预习。”

在调查分析中指出,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并能自觉预习,但一些学生还是没有这种意识或有意识而无行动,只有老师提出了要求,学生才会想到去遵循它,期间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

“每次作业完成后,我都会检查一遍再交。”回答“不检查”的学生仍占一定的比例。

    三、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确定训练项目,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我校的重点训练项目有:

     1、认真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认真书写的习惯 4、勇于发言的习惯 5、整理学具的习惯 6、及时作业的习惯7、预习复习的习惯 8、主动阅读的习惯9、敢于质疑的习惯

    A、基础性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

    基础性的学习习惯,就是对于学生在学习时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很快的按照一种固定的行为去做,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的习惯: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书写习惯来说,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习惯时还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来进行,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先由易到难,时间有短到长,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可急。

     B、发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是针对每门学科的不同,对学生在学习上应该养成的思维习惯的培养。这些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和对学习新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经从疑处方成悟,教到无言会自心。在各科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启发学生,要提出疑问,敢于质疑。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多问、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四、采取的措施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逐步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本班的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和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逐步形成。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

5、加强检查,及时总结,提高实效。

学校教导处加强检查,组织人员听随堂课,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情况,多次检查学生作业,并及时反馈,指出不足,这样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改进。各课任老师还以“比赛、习惯星评比”等方式,巩固学生良好习惯,以提高实效。而且,“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专题内容,同时,也是教师量化考核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这个工作可谓任重道远。“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上一条成功辉煌之路。

 

版权所有: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六小学    联系方式:022-88615078 xzliuxiao2010@163.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办公OA平台 短信平台 后台管理
备案号:津ICP备15006837号 | 津教备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