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新闻详情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徐阳
作者:小站六小
发布日期: 2020-02-17

一、 数据表

课题名称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课题类别

重点一般

学科分类

数学

研究类型

应用研究

 

 

负责人姓名

徐阳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70617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小学一级

区、市级骨干名称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小站六小

电子邮箱

758780246@qq.com

 

通讯地址

小站六小

邮政编码

 300353

 

手机

18622453040

办公电话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承担任务

 

徐阳

198706

教师 一级

教育教学

本科

课题组长,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王君

198702

教师 一级

教育教学

本科

信息技术支持

 

郭明悦

198902

教师 二级

教育教学

本科

在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思想的研究

 

刘俊苗

197607

教师 高级

教学管理

本科

理论指导

 

 

 

 

 

 

 

 

 

 

 

 

 

 

 

 

 

 

 

 

 

 

 

 

 

 

 

 

 

 

 

 

 

 

 

 

 

 

 

 

 

 

 

 

 

 

 

 

 

 

 

 

 

 

 

 

 

 

 

 

 

 

 

 

 

 

 

 

 

 

 

 

 

 

 

 

 

 

 

 

预期最终成果

论文,案例,结题报告

 

预计完成时间

 2018年 630

 

 

 二、课题设计论证

 

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请按此4部分逐项填写,字数限制2500字内)。

一、选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数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多。最有名的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家M·克莱因,在其三本力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古今数学思想》和《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他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克莱因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美国数学家怀尔德(L· Wilder)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了不少文章,提出了“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的观点。认为数学知识是一种文化传统,而数学活动就其性质来说是社会性的。 M·克莱因希望通过把数学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能使人们对数学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全新认识。国内学者最早对数学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介绍的是北京大学的孙小礼教授。她和邓东皋等合编的《数学与文化》,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有关论述,也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稍后出版的有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主要从非欧几何产生的历史阐述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指出了数学思维的文化意义。他认为,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平。“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郑毓信等出版的专著《数学文化学》,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数学的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即具体指明了数学对于整个民族理性精神的形成以及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惯性的重要作用。在他的论著《数学文化学》中这样阐述:“由于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家显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可称为‘数学共同体’),有着相对稳定的数学传统。”因此我们也就可以在所论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文化。也即是指数学家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即是指特定的数学传统。他还指出:“数学作为文化的特殊性在于数学对象的形式建构性与数学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秩序性”。

选题意义

数学文化的修养往往比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身在深层次上更能反映人才的质量。所以,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起着重要的意义。

2.研究内容

(一)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狭义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除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

(二)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在课题研究中充分理解与正确把握数学文化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寻求有力支撑。

2)从数学文化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联系角度研究在构建数学文化过程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大量有意义的可操作性实际案例,丰富课题研究的成果。

3)研发校本课程,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你知道吗?”等栏目的教学价值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还要开发与利用跟学生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的“典型数学问题”、“数学家名言”、“数学家故事”等一系列的数学资源,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3.价值

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培养,更应该结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将凝聚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因子予以外显,成为学生可以触摸、感受、体验、品味的东西。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体会数学思维抽象性、逻辑性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应该是学生获得理性态度与精神品质的过程。数学本身就是文化。虽然数学的成果显得“冰冷”,但是酝酿它的思维过程却是“火热”的。教师通过研究应该把它各种具备教育价值的文化点挖掘出来,以恰当的带有文化气息的手段去哺育学生。“数学文化课堂”不仅仅是数学史、爱国主义的渗透教育。数学文化也不是课堂的花边。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文化还远不是数学史能包容和涵盖的。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数学课堂应该是“化人”的阵地。透过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图形的简单组合,使学生经常感受着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领略到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分享着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和人性光芒。

“数学文化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将获得双赢。 教师的成果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将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也在过程中提升自己。本课题的选题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性。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对新课程的改革将是很有力的推进。课题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4.研究基础

 

 

[1]李群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读天下;201619

 

[2]孙士海;数学核心素养:维度认知、教学指向及融通策略()[J];湖南教育(C);201609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

 

[4]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顾沛.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宋乃庆,康世刚.数学文化读本.四年级上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分工情况。(字数限制在1200字以内)

1、学术保证:负责人徐阳曾参加过十二五市级德育课题“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提高班主任素养”并顺利结题。主要参加者刘俊苗曾参加过十二五市级德育课题“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提高班主任素养”和区级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顺利结题。徐阳、王君、刘俊苗、郭明悦四位同志长期以来坚持亲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第一线,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奖,取得了一定成就。学校将按照校本研究的要求,聘请专职教研员到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对课题研究的进度、深度、广度进行专项研究,确保课题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

2.时间保证:必须在时间上得到保证,本教研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业务学习、集体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活动和教研组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充分利用。

3资料设备经费保证:学校要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我校拥一个藏书量较大的图书室,拥有台电脑的微机室,还架设有卫星接收网一个,可以随时共享来自教育网的最新教育资源。

5.  科研手段:1、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以及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方面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策略、取得的新经验;调查教学研究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教学有效性研究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实验观察方法: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理性结论指导教学实践。

4、行动研究方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优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6.课题研究阶段和成员的分工

本课题研究拟用年时间(2017年9月——2018年8月)分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利用两个月的时间(2017年9月——2017年10月)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进行策略和理念内涵的研究,梳理有关理论,调查分析总结已有的有效性教学经验。本阶段主要课题组长负责。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用两年时间完成,上课以及实践活动。进行微型研究,实验总结具体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收集整理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研究。本阶段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研究完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利用一个学期时间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出版展示成果的专集,进行课题总结、验收。本阶段在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研究基础上最后由课题组长负责结题。

不过我们也有必要强调指出: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只是各有侧重。每一个学期都有阶段研究目标、任务和推进计划。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准备阶段

2017.9-2017.10

撰写课题申请表

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实施计划材料

徐阳

2

实施阶段

2017.11-2018.5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论文

全体成员

3

总结阶段

2018.6-2018.7

课题研究成果、结论相关论文

结题报告

论文

结题报告

全体成员

4

 

 

 

 

5

 

 

 

 

6

 

 

 

 

7

 

 

 

 

8

 

 

 

 

9

 

 

 

 

10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 报3 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2017.12

有关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渗透有效性的论文、案例

论文或案例

徐阳

2

2018.4

有关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的论文、案例

论文或案例

全体成员

3

2018.7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徐阳

 

版权所有: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六小学    联系方式:022-88615078 xzliuxiao2010@163.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办公OA平台 短信平台 后台管理
备案号:津ICP备15006837号 | 津教备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