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双减”政策出台后,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和家长轻装前行,我校高度重视作业管理,采取多项举措,将控量式的作业管理变为提质式的作业改革,以作业带动教学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
一、加强监管 确保落实
双减之下,我校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制定了《作业考核评价制度》《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作业批改与展评制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等监管体系,对作业进行细化管理。实行学科教师科学安排、班主任总量控制、年级统一公示、教务处检查分级负责制度,推动作业管理的科学、高效。
二、加强研究 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学方式,精讲精练,课上留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力争做到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在落实学习常规上动脑筋、下功夫,培养学生高效的听课与作业习惯。学科组教研研究分层布置作业的具体要求、内容及形式,逐步建立备课组、教研组、班级组作业统筹协调机制,分别对本学科、本年级、本班级的作业量进行研讨、审核和总体调整,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严格把控作业的质、量、时。
三、优化设计 形式多样
1、根据学情分层设计
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分层设计作业。给尖子生设计精而活的拓展作业,给中等生设计难度适中的巩固练习题,给后进生设计精而少难度较小的基础题,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
2、五育并举多元设计
作业设置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理科类的作业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文科类的作业让学生多看书、多观察,写观后感和观察日记等。开展贴近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双休日参加社会实践、游览,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作业从教室走出来,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批改规范 细化要求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对无故不交作业的学生及时教育,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教师的批语书写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和指导性作用,及时做好反馈,注重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答疑辅导。
我校在落实作业管理上做到了精准把握政策,规范日常管理,做到五育融合,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实施科学作业管理才刚刚起步,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厚积而薄发,且思且行,且行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