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泽 高三语文教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娟秀的字迹,“小清新”的文风,自由的情怀,看过这封触动了无数人心弦的辞职信,真想收拾行囊,开始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激动之余,感动之外,是否也应静下来考量一下自己的“奋不顾身”,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自由身”。
你真的自由吗?
有的人会说,怎么不自由?路在脚下,有“诗意”、“远方”、“梦想”的召唤,我怎能无动于衷;有的人也会略作沉思之后说,工作朝九晚五的限制,为人父母、子女的责任,是我们人生的羁绊。
卢梭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其实,世间定无绝对的自由。古代的大禹,治水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是自己决定的,然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又是有违本心的;今日的淘宝店主,卖各式各样的商品,制作什么风格的网页全由自己,但他们必须遵守网站的规定、国家网购的法律,不得触犯。自由是因为你有创造的权利,不自由是因为你肩上有应付的责任、义务。
而且,弱水三千,你只可“取一瓢饮”。梦想不是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实现的,相反是局限在某个特定领域的。陈景润痴迷于数学,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几麻袋的演算纸成就了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蜗居在六平方米的小屋,也许他未曾见过外面广阔的世界,但他胸中自有乾坤,自有数学的王国。在那个王国中没有书库一角和煤油灯的局限,他是自己的君王。
真正的武林高手,不是非要找一个空旷的广场才可施展才能,而是在一个方桌之上也可闪转腾挪。
记得大学时看过一个很有名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中的男主人公钢琴师生于船死于船,一辈子不肯下船,最后随着船的爆破与船同归于尽。当被问到为何不下船时,他说了一段经典的台词:“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琴键,但弹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在有限的琴键上弹出无限的音乐。上了岸,只是街道就有好几千条,我怎么在无限的琴键上弹出美妙的音乐?”
整个世界一直与你并肩前行,但我们不能如空气般充斥天地间,只能立足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在“有限的琴键”上,弹好一段音乐,写就一个篇章。苏轼当年被流放海南岛,常人都会觉得到那个蛮荒之地与外界隔绝、失去了自由,苏轼却旷达地说了一句“人生孰不在岛”。
好一句“人生孰不在岛”!我们双脚站立之处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岛,局限的空间,固定的生活,稳定的人际关系。虽未被流放,可谁不是“相对自由”的呢?
所以,对外面的世界,不必十分羡慕,不须过分向往。“生活在彼岸”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此岸的烟花同样璀璨。最近读《曾国藩家书》,看到了曾国藩给人们的忠告:“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看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出门看世界的自由,若是作为生活的旁白不失为一种调剂,一种眼界的开阔,但作为人生的主旋律似乎不是明智之举。况且看了一圈世界又能如何呢?
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自古华山一条路”,若能在这条奇崛的必经之路上自由地创造发挥,“像少平一样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一定会超越“平凡的世界”,锻造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