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创新的高中理化生教研组
高中理化生教研组是一个经验与活力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的集体。组内成员共13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2人。现岗年级组长2人,班主任4人。全组教师一直秉承“严谨、踏实”的教研理念,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勇攀高峰;反复研磨,力求创新;认真实践,积极探索。在长期的教研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帮带,和谐进取”的工作作风。
一、在不断学习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每学期初,教研组长就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的《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每学期我组成员都会借由学校开展的“创新杯”好课评比活动,精心准备,虚心求教,认真听课,学习百家之长,提升个人能力。每学期我组成员都积极参加校内、区内甚至市里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例如化学“高地”培训;东北师大培训以及河北交流学习等活动,同时组内成员也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这些活动也成了我组成员得以不断成长的沃土。
二、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提升技能
在教研方面,我组认真落实学校开展的“创新杯”好课评比活动。每周二的五六节课是我们例行的教研时间。形成了认真听课、说课、评课的浓厚研讨氛围。另外我组在石校长提出的“课堂提升行动”中更是全力以赴。我们的“磨课”分三个周期,每个周期又分为三周:第一周确立本轮“磨课”的课题,第二周出教案,理化生分学科在不同地点分别研究教案和课件,并且在此商榷每一个细节,第三周分别在两个班出课,课后认真评课。在这一过程中,新教师在逐渐的褪去青涩,提升技能;老教师也在指导的过程中,提升理念、改进方法。组内成员认真落实着“师徒结对”活动。
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前进
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加强重点与难点的研究讨论,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实际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的主攻方向。针对提高教学实效这一探索,我组承担了“天津市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并将题目定为“中学生课堂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在该研究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篇论文获奖。在教科研的指导下,窦富立老师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作为津南区生物教师代表在市级高考备考交流会上发言。
四、在各类比赛中,继续提高升华
我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以此提升并检验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这些竞赛中,我组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朱宏老师在2010年天津市中学化学优质课评选中获市级二等奖,并被评为“录像好课”, 2013年和谐杯说课获全国二等奖,2013年辅导学生化学竞赛获市级一等奖;窦富立在全国第二届和谐杯说教材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陈逢瑞老师2009辅导学生全国竞赛三等奖;张鹏老师2013年辅导学生化学竞赛市级一等奖;李强老师2013辅导学生生物竞赛市级三等奖…...我组成员获奖不胜枚举。
我组教师获得的荣誉也数不胜数,2013年孟繁卜老师被评为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教师。魏建芬老师2012年被评为高考优秀教师,同年魏老师所带的年级组被评为“工人先锋号”;邵金敏老师两次当选津南区人大代表;李强老师两次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曾任津南区学科带头人,2010年,李强老师还当选为津南区政协委员;窦富立老师、陈逢瑞老师都曾两年被评为高考优秀教师;陈逢瑞老师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并作经验交流….
然而面对荣誉与成绩,我们不骄不躁。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奉献,有活力有激情的教研风格;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挑战的教研特色。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团结一致,求实创新,为提高全校的理化生教学质量作出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必定迎来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