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型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高一语文教师 耿超
我有幸于 8月11日至8月17日参加了在东北师范大学开办的现代型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操作,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 教师在新课程下要有新理念。
刘建军教授的《教育思想漫谈》,林森教授的《新时代教师角色素质构建》等讲座,从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到面对课改的知识职能,再到适应新时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深刻讲解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
长春市教育局研究室副主任白智才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操盘手策略》告诉我们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过程,讲座扣人心弦,回味无穷。在回顾她自己的教学历程的同时让我们也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
四、摒弃传统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教师的思想品德、情操以及敬业爱生的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这样,教师的教育才会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
通过本次的培训和活动,我的收获很多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把理论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地总结经验,经常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水平,争做一名反思型、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