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初一生物教师 刘丽静
读一本好书,收获百味人生。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锐的文风著称,然而这本书中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
这本书是她从孩子出生写起的“保姆日志”,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初识》中,每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我认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生命是一种慢速成长的过程,成年人总是误以为自己给予孩子的是最为重要的,教师也是如此,总是希望给她们灌输更多的知识,能够看到她们成绩上的进步。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任性,有无理取闹,有无可奈何,可是正是这些让你觉得烦躁甚至不能忍受的事情有时就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需要时间,别着急,慢慢来!
龙应台以一个母亲淡然、温和的心境看待着孩子的世界,用她细腻的笔触在给我们老师们讲述一个无痕的教育理念,“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慢慢来吧,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