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内容详情
再悟教育的本真
信息来源:葛沽一中 发布时间:2015-12-21

——宁波学访思考

9月14日—25日,我跟随天津市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千名计划”学访团到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学访活动。

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位于宁波市东部港口北仑区,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完中校,面朝青山,背靠大海,环境优美。

宁波之行让我在繁杂的工作之外,忽然有了一份宁静,于宁静中打开自己二十几年的教育行囊,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再次品味和感悟教育的本真。

到滨海学校的第一天,我们得到了滨海人热情的接待。接下来,聆听了李庆明总校长的《爱的诗意与救赎》的讲座。李校长对当今教育深刻的反思和执着苦行的探索精神让人深深地感动。

李庆明校长是“田园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他说,乡村文化中拥有那么丰富的文化资源,乡村儿童保留了那么令人神奇的野性思维、原生态心智和圆融生命本性,这些都是他们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根基,“田园教育”是通向儿童的回乡之路,乡村中的很多东西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并且需要很好地传承,村童也需要放飞个性。

李校长的“田园教育”让我重新思考一个老的教育话题,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绝不是教出一群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和一群有学问的无赖。

教育是神圣的。曾几何时,我们怀揣着教育的梦想,走上教育的征途。梦想里有学生灿烂的笑脸,有朗朗的读书声,有快乐而活泼的课堂。而今,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被繁重的课业吞没,朗朗的读书声为考试功利压倒,快乐活泼的课堂让僵硬的管理替代,美好的青春为各种禁锢打败。

反思当今我们的教学行为,不断被强化的功利目的让我们遗忘了人的发展,淡化了人的感受。过于理性化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失去了对人情感的浸润,孩子们在物质极度充盈的今天,却行走在情感荒芜的沙漠上,在民族文化剧烈交融的今天,却漠视了自己脚下的一方热土。如果受教育者不能愉悦而快乐地接受教育,教育的未来又将在哪里?

宁静、舒畅是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的独特气质。书屋、合唱团、兴趣小组、各种社团,到处是静谧和安宁。在这里学生可以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快乐地学习,在这里教师能够诗意地教书,幸福地工作。这里所有的工作都在诠释着教育的本真:放开束缚,让生命在自由自在的愉悦中成长。

走在静静的校园里,你不知不觉地也会悄声细语,轻声慢步,你的内心也自然沉静下来。校园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书画,可闻书香。图书馆、书屋、书吧、文化长廊、学生书画作品展、精美的海报;这里有自己的读书日、也经常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聘请知名的作家、学者进校园与滨海学子们交流。

这里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依然扎根课堂,在第一线教学岗位上骄傲地耕耘,陪伴学生的成长,对教学的执着和对孩子的关爱,都是对学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最高理念的朴素诠释。

云南大学董云川教授说:“教育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长处。”李庆明校长说:“教育要放飞孩子的野性。”我的导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周良华说:“教育不是仅仅为了考上几个大学生。” 教育是为了还每一个孩子活生生的性灵,发展每一个孩子创造的野性和发展的前景。“田园教育”是一场执着的探索,必然会吸引更多执着于教育这一神圣职业的苦行者。

教书原本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田园牧歌本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心中的梦。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