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内容详情
《江城》读书笔记
信息来源:葛沽一中 发布时间:2017-11-17

    高一五班   刘海婷

开学初,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江城》这本书。书中主要是一位外国人对于在涪陵的一段生活的描写,很值得一看。在班车上,在山中,在假期里,书中不过是记叙了作者在涪陵两年的琐碎日常生活,却吸引着我一章一章地看了下来。接近三十万字的文字背后,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一个江边小城的记录,除了风景、人物,还有对于不同文化差异的敏锐观察。合上书后,对于90年代的童年记忆与书中的观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掩卷沉思。

    作者彼得•海斯勒在1996-1998年间以志愿者的身份,和另一个朋友被派驻到涪陵师专担任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很少有外国人到内陆的城市,更别说涪陵这样一个小地方了。他们当时从重庆到涪陵只能坐船,顺江而下六个小时才到了涪陵。对于涪陵人来说,他们更是唯二的两个外国人,所以在最开始有一个尴尬的阶段:作为“外国人”,会得到学校的一些特殊照顾和特殊关注;走到街上,则是受到了普遍的“围观”甚至还有些恶意的捉弄。

   在汉语还不够流利和初来乍到的阶段,作者更多地是作为“旁观者”,来观察这座江边小县城和周遭的一切。他会关注他所在的“插旗山”的由来,追根溯源到太平天国时期,翼王石达开出走后曾经将旗帜插到这座山上。他会不厌其烦地去白鹤梁,追寻它石刻的来由、意义和与之相关的人物。他会用跑步和徒步野营来深入到这座江城附近的山山水水,感受这片土地。

    后来他逐渐发现,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如一团迷雾,而中国对西方也有着许多程式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最司空见惯的学生守则的条例,大学里的基础政治课程设计,他也注意到并进行了探讨。教学上的冲突是一方面,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也让他对当时的社会有自己的观察。作为长江边上的城市,涪陵城区的一部分也在三峡大坝建成后被淹没的一部分。对于如此重大的事件,作者却发现公众的漠然和不关心,从书中甚至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对于大坝建设的利弊反而比当地将受到影响的人了解更甚。  

    在书的卷首语,作者说自己是用“亲疏结合”的观察记录了两年在江城的生活。在阅读的时候,三峡风光、乌江之景、上世纪90年小县城的面貌、江与山的四时物候……这些种种描述都让人感觉到这并不是作者的“江城”,而切切实实是我们曾经共同历经过的、存在于记忆中的“江城”。虽然作者写的是“涪陵”,却是遍布散落于江边的西南各个“江城”的缩影。

    对照今昔,过去了近20年,“江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身处其中的眼光,我们往往难以察觉时代的洪流是如何裹挟着我们向前。所以这一本《江城》,虽然是记录旧时光,但其“亲疏结合”的视角,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来观照现实。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