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苑艺林
内容详情
记《眼睛和眼镜》的备课始末
信息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2-21

杨洋(初二物理教师)
            
10月25日,评估专家听评了二年四班的物理课《眼睛和眼镜》。
我在准备这节课的中,首先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授课思路。本节课是透镜及其应用一章的第四节课,主要是对前三节所学的透镜知识的应用,并且内容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又属于近视眼高发群体,对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学生比较感兴趣,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真正从知识上了解近视眼远视眼还有难度。所以在前面三节课的教学中,我就有所侧重的为本节课做铺垫。因为前文的铺垫已经做好,所以在授课学案的导学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准备知识如“物近像远”、“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就不陌生了。让学习在复习中开始并在复习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知识。

在教学设计环节参考了大量了教学案例,最后确定重点在怎样把眼睛的调节与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直观联系,难点是如何自然的让学生领会其中原理。只要把眼睛调节的原理讲清楚学明白,那后续的调节就不成问题。通过和多位物理老师的讨论交流,最后利用一幅板画变形的方式完成了,简单来说就是把凸透镜成像简图上下添了两笔,使之变成眼球。然后通过一个问题“眼睛看物体时,视网膜可以像光屏那样前后移动吗?”自然引出晶状体的调节。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后面的教学活动顺利成章,自然过渡到近视眼远视眼的学习。

课后,听课的专家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我们学校的学案模式,表扬了我几个环节的设计,对今后的物理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注重实验等建议。

我在评估听课过程中的收获: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和几位老师的交流,体会到思维火花碰撞带来的快乐。在课后反思时发现不足,认识到一节好课需要一生时间去准备。总之,因为评估我又多了一节比较满意的课。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