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内容详情
行知合一——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信息来源:葛沽一中 发布时间:2016-05-16

  生物学科组  王娜

    陶行知先生,中国现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名字中的“行知”二字,囊括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更有多少人知道,这伟大思想根源来自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守仁先生。

    我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收获之一,便是了解了阳明(王守仁字阳明)先生的行知合一。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心学的两个构成部分。良知,即人的本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心,自己的信仰,如何达到自己的本心,就需要某种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世间万物的道理都隐含在自己本身中,能够格好物,就能够达到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简单说来,就是把知识与行动结合在一起,貌似是废话,太肤浅,但实际上,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思想积累,很难真正理解。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朱皇帝吸取前朝丞相专制分权的教训,建国初便废除丞相,全国事务由皇帝一人决定,独揽大权,然而他不知“分权制衡”的历史规律,反被历史嘲弄,明朝中后期不仅出现内阁大学士夺权,甚至连太监也能独揽朝政。

海瑞的悲剧。海瑞是明朝最典型的清官,家徒四壁,为人耿直,性格中只有黑白二色,对救过他命的恩人也绝不姑息,然而他不知人性中的亦正亦邪,不认可对有些事情灰色处理,以至于他受人排挤不能进入国家高层惩恶扬善,他虽是个好人,却也是个没有用处的人。

阳明先生惩治矿盗。明朝中期的西北蛮荒地区,地方官与私矿主勾结,矿盗猖獗,中央多次派兵整治,却毫无成效,阳明先生看到了官盗间的利益纽带,许官以利,以官治盗,没费一兵一卒。阳明先生遵从了人性逐利的规律,灰色处理,达到了理想的目的,是行知合一的最好诠释。

放眼我们的教育,在我们慨叹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同时,我们是否遵从了规律,在我们责备学生作业质量差的同时,是否遵从了孩子贪玩的天性,在我们批评学生态度不认真时,我们是否认清,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还没有掌握教育规律,甚至违背学生本性,教育就变成了鸡肋,甚至是双边刑罚。

行知合一,就是掌握规律,顺势而为,再总结规律,才有所作为,做教育如此,做人亦如此。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