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学日常管理。管理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经学校行政研究,特制定本规定。
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做好基础性、常规性工作。
﹙一﹚关于备课
1.基本要求
①要准确把握和处理教材,明确知识的内涵,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重点难点等。即吃透教材,整体构建知识体系,使知识点形成体系化脉络化,而不是孤立的。
②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水平有正确的分析,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并在备课时有解决的方案。
③根据教师对教材及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恰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切实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处理教材,力争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④备课要避免几种倾向。
第一:避免备讲脱节。备课只为应付检查,讲课时有随意性的倾向。
第二:备课不认真。没有深刻分析教材和学情,简单的写上几种例题的“抄书”或“抄教案的现象”。
第三:坚决反对无教案上课。凡发现此种情况,按教学事故处理。
2.教案的内容及书写要求:
⑴教案的内容
①案头说明部分:写明课题、时间、节次、课堂类型、教学媒体。
②正文部分:
ⅰ要分别写明课时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ⅱ要准确写明课时的重点与难点。
ⅲ写明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思考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以重视。
③教学过程设计
ⅰ写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及媒体的运用。
ⅱ新授知识要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及解题思路的分析。而不是抄写解题步骤。
ⅲ如果有前提测评及教学反馈内容的测评,要写明以上两部分训练的题目。
ⅳ有大致的时间预估。
ⅴ写明作业布置。作业要分出层次,有共性作业,有个性作业。
ⅵ写好课堂小结。对本节知识总结升华,点明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点明本节知识要点及学科方法。
ⅶ做好课后反思。反思在教学后进行,补入教案。不见得都有,但通过反思,达到查缺补漏,完善改进教学的作用。
⑵教案的书写
3关于教案的检查与检查结果的使用。
每学期期初期末为定期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由行政干部和教研组长组成。教务处与教科研处每月对教师教案进行随机抽查;为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干部听课后及时检查本课教案,记录检查情况。
②由教务处及时整理检查结果及量化成绩,作为教师教案考核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