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评价方案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备好课,课堂教学效果能否落实就必须抓好作业批改这一环节,为此特制定此方案。
作业批改等级设定三个级别:A等、B等、c等、D等,分别占全部教师的25%--30%、50%--55%、10%--15%、10%以下。
依据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及比例确定等级。
A等:批改作业的数量符合要求,作业量适当,有日期、激励性的评语。有复批和面批面改。
B等:批改作业的数量符合要求,作业量较适当,有日期、评语。有复批。
C等:批改作业的数量基本符合要求,作业量欠恰当,有日期、评语。复批不及时。
D等:批改作业的数量不符合要求,作业量欠恰当,批改日期不全、无评语。复批不及时或无复批。
档次划分
A等 |
A1 |
分数 |
98---100 |
A2 |
分数 |
94---97 |
|
A3 |
分数 |
91---93 |
|
B等 |
B1 |
分数 |
88—90 |
B2 |
分数 |
84—87 |
|
B3 |
分数 |
80--83 |
|
C等 |
C1 |
分数 |
76—79 |
C2 |
分数 |
71—75 |
|
C3 |
分数 |
65--70 |
|
D等 |
D |
分数 |
60以下 |
1.由教务处成员依据教师作业批改的数量和质量,对照考评细则确定等级。
2、评价成员依据档次表为每位教师作业批改量化打分并进行统计。
3、教务处进行统计,成绩向全体教师公示后作为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