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研信息
内容详情
双成果论文征集
信息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1-10

关于开展第十三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镇中心校、各中小学:
2011年,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十周年,为了进一步总结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表彰我区中小学教研教改新成果,推动我区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经教育局同意,决定举办天津市津南区第十三届教研教改成果评选活动(简称“双成果”评选活动,下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1.自2008年第十二届“双成果”评选活动以来,在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新成果;2001年课改以来实践效果突出,且未参加过区级评奖的成果(包括综合类和学科类),均可参评。
2.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也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评选的重点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科德育探索与实践、考试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教研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成果。
3.下列内容不属于评选范围: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教具与学具的研制、教材、教辅、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育教学行政性管理总结等。
二、参评人员及学科
1.评选活动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学校和教研室综合部门的人员,可申报综合类教学论文;学科教师、教研员,一般申报学科类教学论文。每人限报1篇。
2.参评学科: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
三、评奖条件
1.政治性:参评论文要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2.科学性: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论可信,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叙述清楚,文字精练、准确,逻辑性强。论文题目、语言都应具备学术研究的特点,避免工作总结或名人名句加实例等弊病。
3.实践性:论文对教育教学实践应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4.创新性:论文应具有创新性,体现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研究水平或最新研究成果,对当前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5.论文字数以2500~5000字为宜,并应附有100~200字的内容提要。电子稿与纸介稿的版式要求为:A4页面,默认页边距,单倍行距,标题用黑体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纸介稿用A4纸打印,字迹清楚,除封面写清区县、学校、学科、姓名外,其他部分不要出现证明作者身份的内容。
四、评审程序
由基层单位(中学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根据评选范围和条件向区教研室申报(申报时报论文1份,填写申报表一份表中“单位意见栏”均不填)。
中学每学科报二篇,小学在镇内评选的基础上每学科报二至四篇。每学科(包括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劳技与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品生品社、科学等20个学科)
区教研室根据评选范围和条件组织初评,在初评基础上每学科精选10篇上报市教研室参加评选。
各基础单位上报论文截止时间:2010年11月13日。
五、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市学会设一、二、三等奖,对获奖的研究成果颁发证书(区不设奖)。
附1:第十三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评选活动论文申报表
附2:第十三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评选活动论文登记表
                                             二○一○年九月二十日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