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研信息
内容详情
葛沽一中“整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0-20

 “整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整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见图表)。包含五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中两个步骤即十个步骤,即1导入新课,2明确目标;3自学指导,4引导研究;5精讲点拨,6总结规律;7巩固练习,8拓展提升;9目标达成,10激励评价。
该模式从总体上讲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而设计的,包含五个教学环节,即先整体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第一环节导学明标)。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本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学和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对上个环节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并与学生一起概括规律性的知识与方法,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升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得到和谐的统一(第三环节点拨归纳)。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强化训练,所以课堂的巩固练习环节必不可少,通过练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最终使知识得到内化,进而形成学科学习能力(第四环节巩固提升)。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基于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以及知识树建构的检测验收,同时通过激励评价使学生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延伸到课下自主生成知识体系(第五环节自主生成)。总之,该模式以整体建构知识体系、整体建构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式,帮助学生以整体的视角认识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较大作用。该模式目的是使课堂高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模式中各环节设计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内容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强调完全照搬模式内容。
 “模式”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转变了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在课堂自由呼吸的空间,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主要体现在自学与合作,师生一起总结知识要点与规律,探索学习方法,构建知识网络等环节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充分的互动,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课堂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启发者和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入设计,目标任务的驱动,自学、合作的指导,精讲点拨与启发,总结规律等地方应处处体现主导作用。通过导学案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把握,掌握课堂的有效节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及时应变,都是教师作用与机智的充分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模式不应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枷锁,从而束缚了我们的教学行为,本课题提出的教学模式只是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一个操作范式,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用发展的观点不断探索以求完善。

版权所有:天津市葛沽第一中学  备案号:津ICP备17007677号 | 津教备0740号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