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学校
新闻详情
家长会专家讲稿
作者:小站一小
发布日期: 2019-09-10

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你的坚持

   行为科学家做过上千次实验证明了同一个结论:人们不喜欢改变,但是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推动改变者”(在家庭教育中就是父母)的坚持而慢慢适应改变。

   在我们要改变家庭系统的时候,我希望家长们能记住: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但是你却需要为未来的几周或者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做改变计划。如果你要改变他们的行为,很有可能你的家庭系统不会那么容易适应这个改变,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如此。

   当你意识到你需要给家庭带来改变的时候,你必须面对一个重要的事实:唯一能改变大人和孩子相处模式的人就是你,而这可能要用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改变的成效,你也不应该因为觉得受到打击而退回到原来的习惯,比如吼孩子,或者逼孩子好好表现。

请记住:只有你的行为能够保持一致,你才会看到正面的改变。保持一致是这一切的关键。

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生活,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孩子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常常反抗父母,与父母对着干,许多家长为此而感到苦恼,仔细想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对事情也有自己的认知,当孩子对某事有自己的看法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抱怨和委屈,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

   在一次亲子家庭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以纸条的方式向自己的父母进言,但不用写名字,孩子们在一本厚厚的进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一个女孩的诉说:爸爸妈妈,我不希望你们太纵容我,因为我不能使你们有求必得,你们也不该对我有求必应,有时我的无理取闹,只是对你们的试探,请你们不要答应我无理的要求。

   一个男孩的诉说: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再用讥笑和讽刺的方式对待我的过错,这样除了使我感到自卑和伤心外,什么也得不到,我向你们提出问题时,请别嘲笑我的幼稚,更不要不理睬我,否则我会去问别人,同样我也不去理睬你们的意见。

   一个小皇帝的诉说:爸妈,如果你们总是把我当成小皇帝,那么你们就失去了对我的教育机会,因为皇帝只会命令奴仆去做事,而不会听从奴仆的指导,

   一个顽皮的孩子诉说:妈妈,请你不要总是在客人面前纠正我的错误,如果你能等客人走后,单独对我讲,我会改的更快些。、、、、、、

   从上诉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喊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但是许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的这些想法。孩子之所以会和他们产生矛盾,甚至出现了代沟,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要想教育出听话的孩子,就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更愿意表露自己的感情,家长和孩子才能做到有效的交流,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父母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兴奋时,父母应认真的听孩子诉说,听完后,父母应该表现出自己也非常感兴趣,绝不能嘲笑孩子的幼稚,或者觉得无聊而斥责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委屈时,应该及时询问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疏导孩子不良情绪,绝不可大声斥责孩子的过错,当孩子觉得父母倾听了自己的诉说,并没有责怪自己时,他们就会非常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因此,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当孩子向你诉说的时候,父母应该通过孩子的语言洞察孩子内心的想法,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孩子有时会抱怨和同学、小伙伴的关系没处理好,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是不是孩子性格的原因?是不是和小朋友之间存在误会?耐心的帮助孩子寻找原因,使孩子更好的与他人沟通。(真实案例)

   当父母在倾听孩子诉说时,可以适当的提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来表达他的想法,比如:哦,是吗?对于这件事,你可以告诉我你的想法吗?也许我可以帮你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我的一个咨询者对我的触动很大,她今年40多岁了,她说:老师,从小到大,我妈对我关心无微不至,家务从来不让我做,总是买很多我爱吃的东西,但我妈有个问题,就是性子急,脾气不好,我考的不好,她会一路把我骂回家,我背书犯困,她会厉声呵斥我,我在同学家玩,回家晚一会,她会找到我,当着同学的面指责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他就一直不停的说,不停地骂,当然,我知道,这是她气头上的话,但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去原谅她,自己的亲妈怎么会对女儿说出那么难听的话,因为她过去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让我们的关系永远停留在母女关系上,而没有那种亲密的关系,我也想走近她,在她面前撒撒娇,但却无法做到,我很苦恼。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无数的父母因为情绪一时失控,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些事,而让他们永远无法和子女有亲密的关系。有的父母在打骂了孩子之后,像孩子道歉,这样有用吗?也有用,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白纸,捏皱了容易,抚平了难。

   所以,当孩子让我们暴怒,让我们发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忍住一颗向孩子发火的心。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妈妈感叹,情绪失控对孩子发了火,事后又追悔不已,然后发誓对孩子好点。还有在很多公共场所,看到有些妈妈很严厉的指责孩子,骂孩子,最深有感触的是,我在家的时候,总能听到楼上的妈妈痛骂孩子,那刺破墙壁的吼声和孩子的哭声,让我实在不愿意用妈妈这个词来指代她。

   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讲了一件她亲身经历的事,那件事之后,她再也没对孩子发过火,她说:有一次,她和爱人带孩子去购物,路过一个玩具店,孩子想买个玩具,他们就进去看,儿子选了一个变形金刚,朋友对孩子说,你不是有很多变形金刚吗?买个别的吧,儿子不同意,非要买变形金刚,这时,她爱人悄悄的和他说了一句话,你自己好像也有好多差不多款式的衣服和鞋子。朋友突然醒悟,原来,家长很习惯用自己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自那之后,每次孩子惹她生气,她都会去想,现在这件事,我有比孩子做得更好吗?这么想的时候,她就不生气了。其实孩子比我们宽容,在无数次的气急败坏、恶语相向之后,孩子依然爱我们。

   有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之后,总是责备孩子,责备不是教育,而是一种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

   前两天接待了一位20多岁的咨询者,她说:老师,我现在特别不自信,懦弱,不敢提反对意见,生怕被别人因为一点小错误而批评,非常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来寻求帮助。经过深层次的咨询,她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小学的时候,她和邻居家的女孩一起有各自的妈妈陪着去水上乐园玩,趁着大人不注意,他们两个不会水的小女孩,从岸边滑落,载进水里,害的最后救生员叔叔把他们救上岸时,忍不住一直呛水咳嗽,看着惊慌失措的我,妈妈赶到身边大声责备:刚才跟你说什么了,不让你打闹,非得打闹,掉水里了吧,怎么不淹死你呢,听妈妈这么一说,她哇的一声大哭,心里委屈极了,而她边哭边听到身边邻居妈妈轻轻安慰女儿,好啊,我家小公主都学会游泳了,啥时候学会的,妈妈怎么不知道呢?我女儿以后肯定是一个游泳健将,接着,母女俩竟然都笑了起来。就是因为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两位妈妈的态度不同,才造成了以后孩子的性格不同、人生不同,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童年经历过的一些强烈的、痛苦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不会离我们远去,它会静静地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在生活刺激下就会引爆,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比如:东方卫视幸福魔方节目中有一期《捆绑的爱》,两个大学生相恋5年后结婚,婚后丈夫极度敏感、多疑,从生活、工作等全面对太太严格监督、控制,几乎到了窒息的地步。后来通过男孩的诉说专家才了解到:这位男士的妈妈曾在他10多岁时就弃他们父子离去,于是,成年后他就把原生家庭的阴影投射到自己的家庭中。暴力家庭也是一样,如果你对孩子施暴,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人施暴,长大也会对家人施暴,这个案例中的小女孩也是一样,受责备的小女孩就会变得懦弱、不自信、不敢提反对意见,生怕被别人因为一点小错误而批评,而邻家的小姑娘就会长成一个自信、阳光、开朗的小姑娘,所以说,责备是最没有含金量的教育,谁家的孩子走路没摔过?谁家的孩子游泳没被呛过?谁家的孩子吃饭没掉过渣?可是当孩子犯了一个在成年人眼里是可预知的错误时,为人父母的你,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不是认真的考虑过?这句话对孩子非常重要,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说出各种难听的话责备孩子:让你别跑,非得跑,看,摔了吧,活该!真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这些话,想必不是父母的真心话,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这些刀子嘴里说出来的忠言,会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能理解的吗?很多人都说,一个小孩子有什么面子、有什么自尊可讲?但对于孩子来说,当众被指责、被嘲笑,是对他们自尊心的打击,而面对这样的打击,大多数的孩子会选择退缩、逃避、不去面对,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孩子消极的性格和消极的看待问题的态度。

   有时候,积极和消极只在一句话之间,曾经读过一句很好的话:人是否会勇敢前行,不在于他们是否会遭遇困难,而在于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态度往往不是孩子能顿悟的,而是父母通过言语、行为上的表现来引导的。孩子平时被责备多了,那么他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会变得消极,比如:一个消极的男孩如果打篮球总是投不进去,他可能就会下意识地对自己说,真笨,我真的不是打篮球的料。一个消极的女孩如果想和其他人交朋友,遭到拒绝,她可能就会去想,我长得太丑了,我太胖了,别人都讨厌我,所以他们不跟我做朋友,一个消极的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举手没被老师提问,他可能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这样的案例太多了,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因为消极的思维和态度,会让孩子的内心蒙上阴影,会让他们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都是灰暗和消极的,以至于常常错失一些机会。如果我们的父母像邻家女孩的妈妈一样,把责备换成一种积极的安慰,就真的能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我的小表侄子特别爱学习,但是因为拿笔姿势不对,手指头被磨出了一个大大的水泡,甚至有点发炎,但是表嫂并没有责备孩子拿笔姿势不对,而是对他说:我儿子真厉害,学习这么刻苦,手都被磨出水泡了,以后肯定是个大作家,从此,小表侄子更爱学习了,原本语文只能及格的她居然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如果当时表嫂揪着小侄子拿笔姿势不放,责备一通,想必孩子是无缘当上课代表的。(真实案例:四年级一位因写字不好遭到妈妈指责的孩子以至于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单单一句话,真的可以影响到孩子消极和积极的性格,那么,家长应该怎么聪明的说出这句话呢?

1 先鼓励正确的一面,孩子天生就很敏感,其实很多时候,在他犯错的那一刻,他自己已经知道错了,如果你上来就给他一个劈头盖脸的责备,他就会变得消极,所以,先鼓励正确的一面,认可孩子,再指出他的问题,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除了说话的内容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讲话的语调,同样一句话,如果你音调很高,语气很重,甚至句末都要加上几个感叹号,孩子首先的反应就是抗拒和防御,或者为自己辩解。相反,如果你的语调比较低,语气平缓,先认可孩子正确的一面,他就会接受。

2 父母要积极的以身作则

   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如果你自己本身都每天唉声叹气,或者愤世嫉俗,或者总是指责家人,而且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这些负面的情绪,那么孩子当然也会变得消极,负面,指责他人,甚至反倒成了父母负面情绪的回收站。(真实案例)有的孩子之所以胆小、懦弱、不敢犯错,不敢尝试,甚至犯了错就撒谎掩盖,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犯了错,他肯定会受到父母的指责和惩罚,因此,父母一定不要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对错误零容忍的态度,而要用平和、宽容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尝试,并适当地为自己的尝试承担相应的后果,培养其责任意识。决定孩子性格的并不是一句话,而是无数句相同的话。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无论涂上消极的蓝色,还是积极的红色,手握水彩笔的,永远是那位幕后的画家—父母!

在座的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在管教孩子时,我们父母一定反思自己,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我们是否尊重、理解了孩子,是否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接纳?希望各位家长去思考!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小学德育网  联系电话:022-22222222 E-mail:abc@163.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办公OA平台 短信平台 后台管理